...
2024-08-28 2.7K+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艾叶绿鉴定要点,以及真正的艾叶绿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古籍记载福建寿山石艾叶绿堪称之一。
辨别它们参考古代书籍如下:
书籍上对艾叶绿颜色的描述,大概就这几种了:
高兆《观石录》:“碧若春草,通体艾叶小花。”
毛奇龄《后观石录》:“绿色通明,而底渐至深碧色,独其住处稍白,则艾背叶矣。”又:“上半如碧玉,下半如红毛玻璃酒瓶,又如西洋玻璃瓶。”
郑杰《闽中录》:“艾绿,色如艾叶初生,青翠可爱。”
龚纶《寿山石谱》:“黝如老艾叶,质涩,间有水痕,冻而透明者颇罕,微似粤产之广绿石。”
陈子奋《寿山印石小志》:“色如黄槁之艾叶,中有黄筋如线及白块或紫块,质颇嫩,半透明而带光泽,浓者色黄绿,淡者如粉绿,作月白色,明净无瑕,皆佳品……其通明纯洁者称‘艾叶冻’、‘艾叶晶’。”
方宗珪在《寿山石全书》中:“(艾绿)质凝腻,色如老艾之叶。或色淡拖白者,别称‘艾背绿’……
又:
艾叶绿石坑肌理,其色青翠,嫩绿,似初生的艾篱叶子之色故名。其色泽青翠可爱,肌理间分布有青绿色的花纹,在无花纹处石色呈淡黄绿色,和白中隐隐含淡绿的色泽,半透明,有的部分绿色侬而蚴黯,由于年代及磨捺的原因,艾叶绿印石的包浆都较厚,有的因而成姜黄的颜色, 石质却反而幼细, 刻刀过处腻而不滑。如石产于山坑之表面, 则绿色浓而干,折光视之于石的表皮可看出有一粒粒的细小的闪光颗粒,当是土化了的石英质。(摘自蔡国声论)……
一丶绿中透黄,黄中透绿。一块石中,常同时具有黄绿、青绿、月白之色。艾绿颜色分三个层次:艾叶绿(绿中带黄),'碧如春草,如艾叶初生”,大家可以看看春天刚长出的艾叶嫩芽哪种绿色,又嫩又黄;艾背绿,绿中偏白;黝绿,青绿,深绿色,较纯。在水中土中埋久了,偶尔也有变色的。
二、鲜嫩丶嫩绿,嫩的似流油,似轻轻一折就断的感觉。可以说是艾叶绿最主要的特征。三、通灵,光彩亮丽。他的光比芙蓉石丶月尾绿更亮、更透丶更灵。可以说是石中精灵,石中之肉芝。所以艾叶绿绝非有人说的是月尾绿。月尾绿是蜡状光泽,而艾绿是晶体光泽。四艾绿中常有白块(艾叶小花)或白点,但不是沙点。有的一面石头表面有水痕,即水流的痕迹,或如水波的痕迹。有的含银色金属点。但也有很纯的,很冻的,没有这些特征。五、很凝,易受刀,易起包浆。用刻刀试之,如切年糕,非常有粘性,所以为印石雕刻之佳品。六、艾叶绿的表皮,独石经常有黄色、褐色、有的像腊肉状。大部分没皮,但表面看上去呈一粒一粒的小晶体状,大概是埋在土中久了土化了的小晶体(蔡国声语)
又
灯光下,艾叶花纹葱翠,带蓝色莹光,如雨后的萱草,洁净、鲜嫩,黄中透绿,绿中透黄;纹理清晰、澄澈,莹光内敛。外朴内华。冻石状,半透,平光下呈黛绿色.在强透光下观其肌体,色泽嫩绿,晶莹剔透,胜似美玉.手感爽利,不涩、不坚、不燥,具备了上等寿山石“细、洁、润、腻、湿、凝”的六德要素。
旧艾叶绿印石,经几百年变化,表面转暗沉,远看像黑石头,近看似墨玉。
又
寿山水坑艾叶绿,艾绿因之得名.艾绿的缺点是随时间推移而颜色变深,尤其是明代以后产的大块纯晶体,但晶体质地不变,深绿庄重,沁人心肺..虽然是几百年的产物,也不是一般印石可比,是绝佳品类.想当初,文彭提倡冻石篆印,而南宋就已经问世的稀有的艾绿,即水坑”绿水晶”以其纯冻的身份,论纯净(无罗卜花,红格)论冻化,论颜色,论稀有都堪称之一……(《古印趣谈》张千弘……)
艾叶绿:色泽青翠、嫩绿、半透明,在明代被誉为“印石之一品”尤为珍稀,价值连城。
分辨真假艾草的 *** :
1,看外观:艾草的叶子是青灰色的,白色或绿色的则不是艾草。
2,看叶子:艾草叶面比较平整,皱少。
3,看茎秆:艾草的杆有棱,呈灰白色,无棱,杆是青的或红的都不是艾草。
4,尝味道:艾草的叶子味苦,假艾草味道微甜或涩。
5,闻气味:艾草闻之有香气。品质越好的艾绒,用水浸泡后水的颜色应该是越淡的越好,而且不浑浊。
当然这种鉴别的 *** ,最早在网上公布的是我,我那会儿还把这种鉴别办法放到店铺艾柱的详情页上。
后来做假的人就开始不用黄粉做所谓的极品艾了,开始大量收购水蒿提绒。因为水蒿提出来的绒,非生产厂商他人几乎分辨不出来。大家可以看下面这张图,水蒿跟艾草的对比。
近几年艾灸市场火热,价格参差不齐,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了。品质越好的艾绒,用水浸泡后水的颜色应该是越淡的越好,而且不浑浊。
当然这种鉴别的 *** ,最早在网上公布的是我,我那会儿还把这种鉴别办法放到店铺艾柱的详情页上。
后来做假的人就开始不用黄粉做所谓的极品艾了,开始大量收购水蒿提绒。因为水蒿提出来的绒,非生产厂商他人几乎分辨不出来。大家可以看下面这张图,水蒿跟艾草的对比。
近几年艾灸市场火热,价格参差不齐,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了。
“艾叶绿”绝非是个美丽的传说
“辽宁老坑艾叶绿名家鉴宝论坛”在沈阳召开
亲爱的朋友:你听说过“艾叶绿”吗?可能连业内的行家都以为“艾叶绿”已是个传说,可现在于辽宁的新宾县内,竟罕见地发现了一些无根无脉的“艾叶绿”原石。
2020年1月6日,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特地赶来《艾绿石居》采访。由辽宁鸿运艾叶绿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辽宁老坑艾叶绿名家鉴宝论坛”,也于即日于沈阳召开。
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特邀专家蔡国声,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专家组成员、华豫之门专家组成员王敬之,央视鉴宝鉴定专家、东方寻宝鉴定专家严裕国,著名篆刻大家毕来德,著名文博鉴定家柳冬青等国内知名专家莅临论坛,并发表了高见。
百度词条艾叶绿:“艾叶绿产于福建、浙江、辽宁,石色如同艾叶般翠绿。艾叶绿是名贵上品,除质地温透精绝外,它的颜色更是浓艳鲜嫩,翠绿无比。辽宁产的艾叶绿是"最上品"。”南宋就将“艾叶绿”排为石中之首,是寿山石中被人视为珍品、神品。“明代谢在杭寿山石以‘艾绿’为之一。”清代两部关于寿山石的重要文献前、后观石录,都将这“艾叶绿”称为寿山石中的之一石。
“艾叶绿”缘何是寿山石中最为稀有和珍贵的品种,其原因有四:一是品质极佳。艾叶绿是通透中带色泽,而高山石头没有全通透的石料,更没有绿色;二是清时绝产。《寿山石小志》则谓:“艾叶绿又名艾绿,清时已绝产”;三是数量极少。艾叶绿存世量不过百公斤,“田黄易见,艾绿难求”;四是极少露面,徐悲鸿和国民 *** 主席林森则有收藏,却是他们更爱之物。存世之品,往往秘不示人。为此,如果把田黄石比作中国宝玉石中的皇冠,那艾叶绿就是“皇冠上的明珠”。
艾叶绿最早在唐代于中原出现,但在距今400多年前的明清之际,却突然新石再难寻觅,不知何故的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成为中国宝玉石界的一大谜团,以致“艾叶绿”成了一个传说。
艾叶绿中的“最上品”,史传原产地的“老坑”,就于长白山脉的辽宁新宾地区,也就是所谓的清王朝的“龙兴之地”。辽宁鸿运艾叶绿文化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洪钧,经十几年不懈的寻寻觅觅,终于采集到了一批艾绿叶的“最上品”,并通过了国土资源部东北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的权威性分析测试:主要矿物组分为伊利石(相对含量为31.0%),白云母(相对含量为31.0%69.0%)。毫无疑问的是艾绿叶中的“最上品”。
对于张洪钧采集到的“ 最上品”艾叶绿原石,央视鉴宝鉴定专家、东方寻宝鉴定专家严裕国见到后,直呼“震撼、震撼!”。论坛会上蔡国声、王敬之、严裕国、柳冬青等国内知名专家莅临,并发表了高见。大家的意见基本概括为五条:一是加大科普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艾绿叶”;二是加大对新宾“老坑”的保护,一定汲取国内几大名石产地,遭疯狂盗采的惨痛教训;三是要科学的进行市场定价,既不要炒作,也不要低估;四是要尽量保留原石,不要极大浪费地过多地附加雕刻上的人文信息;六是在振兴辽宁中,怎么让“艾叶绿”当好一张靓丽的名片。论坛上也有专家提出,可否将“艾叶绿”单独作为一个珍贵石种列出来等意见。
在辽宁新宾地区“艾叶绿”的老坑,采集到“最上品”的一批艾叶绿原石,这该演绎出什么动听的故事,人们在等待着传唱。
(文中配图,忠新 *** 。)
���
关于艾叶绿鉴定要点和真正的艾叶绿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艾叶绿鉴定要点
相关文章
芙蓉玉变色有什么问题?芙蓉玉因其多种颜色而成为最受欢迎的珠宝材料。然而,有些芙蓉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损后会褪色,因此人们需要重新思考芙蓉玉的材质和质量...
2024-02-13 2.6W+ 福建寿山石
田黄石的多彩世界皇帝石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矿物,最早发现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地区。漫长的地质变化过程造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美丽色彩。田黄石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色彩...
2024-02-13 2.4W+ 福建寿山石
黄蜡石与寿山石:哪个更贵?黄蜡石和寿山石是两种流行的宝石。它们都具有独特的颜色和纹理,在珠宝行业备受推崇。但是这两种宝石中哪一种更贵呢?黄蜡石黄石公园...
2024-02-13 2.4W+ 福建寿山石
鸡血玉的功效与作用鸡血玉是一种中药用植物,广泛用于中药治疗。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进一步研究血玉在鸡身上的有效性和作用成为可能。鸡血玉的具体功效和作...
2024-02-13 2.4W+ 福建寿山石
寿山石的价值寿山石是一种因其独特的纹理和质地而备受关注的石材。它的价值在于美学,在于目的。文化价值等下面介绍了其中每个方面的值。美观寿山石是一种具有独...
2024-02-13 2.2W+ 福建寿山石
寿山石材价值和市场预测寿山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石头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随着时间的流逝,寿山石的价值稳步增长,如今它已成为最受欢迎的收藏和...
2024-02-13 2.2W+ 福建寿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