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师风采文章正文

为创新不走寻常路——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潘惊石

大师风采 2023年02月01日 19:53 260 国石之家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有一句:“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2000年,沉淀了十年的潘惊石取诗中的“石破天惊”之意,雕刻了一件芙蓉石俏色作品《石破天惊》,一举拿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一时轰动了业界。二十余年过去了,许多人对潘惊石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件《石破天惊》上,殊不知他的作品题材之广、构思之奇,才是他更具代表性的“名片”。螭虎、蜗牛、玄鸟、青蛙等,只要是潘惊石想雕刻的,就没有琢磨不透的。潘惊石看准了寿山石雕的新时代创新发展前景,走出了一条独具风格的艺术道路,值得行业借鉴。
为创新不走寻常路——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潘惊石
痴迷美石  虔诚求学
潘惊石出生于1963年,是福建省罗源县人,18岁时曾在罗源雕刻厂学艺,用“罗源石”雕刻香炉。渐渐地年轻的潘惊石对这种千篇一律的劳动失去了兴趣,仅一年就离开了罗源雕刻厂,在此后的十年里,他不再涉足雕刻领域。
1990年,潘惊石来到福州发展,一次拜访友人时,友人碰巧不在家,友人的学徒正在专心致志地雕刻高山石(高山石、芙蓉石、旗降石等皆为寿山石的品种,以下不再注明), 石中的色彩较为丰富,学徒对石头巧色的运用吸引了潘惊石的眼球:黑色的部分雕刻螃蟹,白色的部分雕刻荷叶,不同的色彩经过合理地运用,这个未完成的作品已经活灵活现。潘惊石好奇地问道:“你学了多久了?”学徒回答道:“大约三个月。”潘惊石感到不可思议:近三个月的时间就能雕刻出这么美的作品!此时,桌上的一块旗降石《踏雪寻梅》富有诗情画意,更令潘惊石久久驻足。这些作品为潘惊石打开了寿山石的“世界”,他爱上了这种美石。
经过四处打听,潘惊石得知昔日在罗源雕刻厂为其传授技艺的师父陈建熙也来到福州发展并成立了工作室,转行雕刻寿山石。于是,潘惊石下定决心要找陈建熙学艺。陈建熙没有立刻答应潘惊石的请求,而是让他回去等消息。许久没有得到回复的潘惊石并没有气馁,他带上被子等生活用品,再次向陈建熙表明学艺的意向。陈建熙被潘惊石的诚意打动,正式收其为徒,从基本功教起。
雕刻技艺有一定的共性,过去在罗源雕刻厂积累的经验为潘惊石入门寿山石雕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三个月的刻苦学习,潘惊石已经能雕刻出基本像样的作品了,其间常与陈建熙探讨作品的细节,听取建议并逐渐深化对技艺的理解。为了让作品更有内涵,潘惊石买了许多与我国传统文化有关的书籍,一边阅读书籍、丰富知识,一边试着将有关典籍融入作品中,让作品更有深度。经过不断尝试,潘惊石摸索出了自己的方向,在陈建熙的工作室只学习了一年就出师了。
临摹印纽  推陈出新
出师后的潘惊石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正式走上了寿山石雕刻从艺之路。由于阅读了许多传统文化书籍,潘惊石对寿山石雕最主流的印纽的文化属性与高贵气质最为痴迷。在与台湾的收藏家朋友的业务往来中,潘惊石有机会临摹了上百方清代印纽,磨炼了扎实的基本功。在采访中,潘惊石向记者介绍了印纽的起源及历史沿革,从印纽的题材、形式、功能谈到了印纽的创新发展,尤其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以下简称“清三代”)印纽的审美水平达到了历史更高峰。“清三代”的印纽雕刻艺术是潘惊石印纽雕刻技艺的启蒙与标杆,他在1991年至1998年,用了八年时间钻研传统印纽艺术,在临摹传承印纽的基础上创新了许多富有文化属性的印纽题材,例如:“螭虎”系列印纽、“商颂”系列印纽等。
“螭虎”系列印纽是潘惊石借鉴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剑士所持之剑的剑首、剑格、剑珌等的玉雕工艺,结合“螭虎”的造型创作而成,气质高贵而典雅,内涵厚实而深沉。“商颂”系列印纽以商文化为题材,其中的《玄鸟》取自《诗经·商颂》中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造型借鉴了青铜语言;《知秋》取自诗句“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有隐喻意义。《诗经·关雎》中的意象,也被潘惊石雕刻成主题作品,广受好评。这些创新印纽各具特色,打破传统印纽的表现形式与审美风格,是潘惊石寿山石雕刻艺术阶段性的发展成果。每一组有主题的作品都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沉淀,如果不是了然于胸,潘惊石无法这样款款而谈。
“传统的印纽多数是雕刻龙、凤、狮及古兽,很少有人在题材上进行创新。我尝试让印纽承载、表现中华文化并融入文学诗歌等形式,让它发展成为一门具有高级审美的独立艺术。”传统的“师带徒”形式,学徒只会临摹师父的作品,雕刻题材也多与师父一致,潘惊石在学艺之初就悟出了深刻的哲理:“如果我也停留在照搬师父技艺的阶段而不思进取,我的雕刻技术很难超过我的师父,我的徒弟也很难超过我,那么最后技艺水平只会一代比一代低,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寿山石雕刻技艺的创新发展,必须敢于尝试,打破题材边界,甚至形态边界。”
从艺三十余年,潘惊石一直在摸索雕刻形式的创新,在雕刻了八年的印纽后他遇到了创新的瓶颈,此后曾有很长时间尝试其他艺术形式,如拉丝技法、俏色运用等,待其多年后再次雕刻印纽时,已经有能力在印纽的形态上创出独有风格。
采访当日,潘惊石大方地拿出了近年来其在印纽形态创新方面的典型作品供记者欣赏。从传统的古兽题材印纽,到富有文化属性的《相濡以沫》印纽,再到近两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出行不便而花费较多时间与精力研究出的异形印纽《吾家印》,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在潘惊石的刀下,新时代的印纽已不再拘泥于传统印纽的表现形式:一方印纽上可以设计诸多印面与数个纽头,节约了材料,在使用功能上实现“一印多用”;在外观上更是焕然一新,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为创新不走寻常路——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潘惊石
作品《吾家印》
据潘惊石介绍,《吾家印》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次其爱人出差需要用多个印章,为了方便她使用,潘惊石提出在一个印章上刻多个印面。正是这次成功的实践,潘惊石恍然大悟:传统的印章与印纽的表现形式过于单一,无法脱离既定的“框架”。于是,他买了许多砖头叠放在院子里构思形态,又买了鲁班锁反复研究、思考原理,当作品的形态达到预期的美感,潘惊石果断动刀雕刻,一气呵成。
“《吾家印》上有五个纽头,分别是我们一家人对应的生肖,从上往下:之一个是兔子,代表我;第二个是龙,代表我儿子;第三个是牛,代表我爱人;第四个是鼠,代表我女儿;第五个是马,代表 *** 女儿。这个创新完全打破了传统印纽的边界,而且非常有意义。”《吾家印》可谓是潘惊石近年的代表性佳作。
后来,潘惊石接触了故宫的《二十五宝玺》,对印纽艺术的审美又上升到了新的层面,他发现自己还有许多可尝试的空间,这为往后的印纽创作指明了方向。
技艺超群  随色赋形
许多成功的雕刻艺术家都有自身鲜明的艺术风格,那是其他人难以媲美的部分,潘惊石也不例外。虽然潘惊石曾经下了足够多的功夫研究印纽,但是他的发展绝不仅限于印纽。在雕刻技艺基础扎实、创新思维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潘惊石开始研究过去鲜少接触的技术,如拉丝技法、俏色技法,在此类领域取得成就。
俏色不同于巧色:巧色是利用原石本身的色彩构思创作,是雕刻寿山石的基本原则;俏色是在巧色的基础上,将想要塑造的内容集中在颜色鲜艳的地方,让画面形成强烈的色差,突出色彩的视觉冲击力。潘惊石最早接触俏色是源于一次与收藏家的约定,没想到正是履约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另一条长足的发展道路。
“20世纪90年代,寿山石的销路主要依托台商。1999年的一天,一位台湾来的收藏家带来了厦门某高校教授雕刻的作品,作品上的蜗牛和章鱼十分灵动。这位收藏家扬言:‘这种作品只有专业院校毕业的人才能雕好,你们达不到这种水平。’我听完不服,告诉他:‘你下个月来的时候,我也雕出这样的作品给你看。’那时候我住在福州五一广场附近,当天晚上就撑了一把雨伞到五一广场找蜗牛,怎么也找不到,但我没有放弃,转道去于山上找,终于找到了几只蜗牛,观察了很久。第二天,我脑海里已经有了蓝图,找到合适的石头后,开始雕刻蜗牛。”
潘惊石雕刻的蜗牛虽然源于对蜗牛的观察,但是并非完全写生的思路。他找了些色彩丰富的石头,运用生态艺术的形式表现俏色,在作品中融入许多有深度的想法,甚至将蜗牛不同时期的状态雕刻成“蜗牛”系列作品,借此隐喻人生。由于作品过于逼真、技法成熟到极致,在将“蜗牛”系列作品送展参评时,许多评委误以为这些蜗牛并非用原石精雕细琢塑造的,而是直接粘上去的。后来,曾经亲眼目睹潘惊石创作“蜗牛”题材作品的寿山石雕刻艺术家郭功森为其证明,才还潘惊石及其作品以清白。最终,这组作品备受嘉奖,获得该赛事的“一等奖”。
2000年是龙年,潘惊石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上展出了用芙蓉石雕刻的《石破天惊》。这是潘惊石酝酿已久的一件作品,早在学艺时他就很喜欢《李凭箜篌引》中提到的“石破天惊”,但是当时的他还没有能力创作这样有张力的作品。直到十年后遇上龙年,一只巨龙从岩石之中向上飞跃的画面突然在他的脑海中浮现,渐渐变得鲜明,作品创作完成后他十分满意,成为其代表作。
为创新不走寻常路——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潘惊石
作品《石破天惊》
随着俏色技法愈加出神入化,潘惊石在动物题材上的创作走上了坦途。潘惊石从小就喜欢观察自然界的动物,但依靠儿时的依稀印象来创作并不现实。为了塑造更多的题材,将多数雕刻艺术家不敢轻易尝试的动物用石雕的形式呈现出来,潘惊石甚至养起了“五毒”(即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变色龙及各种昆虫。他的作品《五毒》形象逼真,特立独行地借种种鲜艳的色彩警示这些动物的凶险,让外人勿轻易靠近,避免伤亡,将“随色赋形”体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俏色技法外,潘惊石还将濒临失传的拉丝技法用自己的方式分享给大众,让更多年轻人有机会接触、学习这门技法,创作更加有艺术感的石雕作品。“我的师父本身不会拉丝技法,为了学到这门技法,我走了许多弯路,也花费了许多心血,通过拜访名师及自身琢磨,最终悟到了其中的精髓。当我完全学会拉丝技法后,我把使用的道具及技法步骤,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发表在论坛上,让这种少数人才会的技艺被更多人熟知,为行业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条件。”潘惊石大方的举动,为其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共同促进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潘惊石的作品是寿山石雕刻艺术发展历程中的一股“清流”,他喜欢用简单且直接的方式让作品表达一些富有人间烟火气的道理,尤其是被文化浸润的作品在深度方面非一般从业者所能企及。在潘惊石的雕刻世界里,寿山石传统的观音、弥勒、古兽、花果、飞禽等题材几乎不见踪影,他用自己的态度与非凡的技术,帮助寿山石雕刻艺术及寿山石文化完成顺应时代的华丽转身,以全新的面貌影响着新生代的从业人员。它变得更加有趣、新潮,或许这也是这门艺术与文化能长久生存与发展的新的形式与风气。
国家博物馆收藏了潘惊石佛教题材的作品《盲龟浮木》和取材《山海经》典故的三件印纽;故宫博物院收藏了其用芙蓉石雕刻的《白虎》。这些作品极高的艺术水准与厚实的内涵得到了诸多赞誉,也是潘惊石为国家与行业递交的“答卷”。
牵头艺人  建设家乡
“乡土情怀”能反映一个人的人格品质与思想抱负,尤其是在行业里有所建树的人在自身发展安定后是否愿意作为“带头人”回乡参与家乡的建设,可以看出其格局与能力。潘惊石就是这样一位怀着赤子之心的艺术家,无论他走到哪里,都将家乡放在心上,甚至抓住文化的根基,要将家乡文化作为一张“名片”打响。
2022年1月22日,“首届罗源玉石文化艺术节暨‘凤山雅集’潘惊石师徒传承展”在罗源县举办,众多罗源籍雕刻艺人回乡参展,展会背后有着潘惊石的良苦用心。潘惊石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凤山雅集’潘惊石师徒传承展”(以下简称“凤山雅集”,该展为各地巡展)中的“凤山”正取自罗源县凤山镇,是潘惊石的家乡,意在让家乡的文化“走出去”,举办至今已十周年。
“‘凤山雅集’的前身是我们师徒间的聚会。以往每年的教师节我的徒弟都会回来看我,我要求大家各自带上作品回来探讨,让这种聚会变得有意义。渐渐地,这种聚会升级为一种面向社会的展览,我们将作品留给社会和市场来检验。”
在潘惊石的组织下,“凤山雅集”每年(或每两年)都会举办一届,福建省福州市、厦门市,浙江省青田县、上海市、广东省深圳市及香港地区等地都曾举办。选择在“凤山雅集”十周年之际回归家乡,是因为潘惊石坚定看好家乡未来能在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上取得新的突破。一方面,他号召众多罗源籍艺人回乡,共同建设家乡;另一方面,他与当地 *** 协商,共同探讨更适合当地发展的模式。 “我希望家乡人民产生‘文化自信’,了解到家乡有这么多优秀的艺术家愿意为家乡的发展效力。我们要为家乡树立新形象,打造产业链,将文化发扬光大。我很希望回到家乡,培养下一代有创作意向的年轻人,引导他们投入更多时间,把艺术转换为现代年轻人关注国石之家的东西,不能一味临摹旧作,那样不会提高水平。”
除了在个人工作室传授技艺外,潘惊石还在三明学院、北京城市学院等多所院校组建工作室,为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潘惊石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寿山石的经营难倒了许多创作型的人才,推动行业发展和艺术品经营,需要艺人自身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主要可以通过三种途径:一是充分利用自媒体来宣传。自媒体的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且接地气,利用自媒体来宣传行业、艺人及作品,有利于树立形象并打造更高的知名度;二是将作品放进拍卖品市场。对于普通创作者而言,拍卖品市场是一个相对公平的平台,好的作品应该留给收藏家来检验;三是举办更接地气的展销会。近年来,许多寿山石展览选址都较为官方,而20世纪90年代销售渠道更广泛,展览与销售相结合,作品很容易被卖出。当前,如果能和商业接轨,在商场、商会等场所宣传作品和文化,能吸引收藏家来参观,也能助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分别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前,潘惊石正在雕刻一件巨型老岭石作品《三重境》,取的正是王国维提出的“三种境界”的典故,以三只古兽的形象来表达这三种传统的思想境界。下一阶段,潘惊石打算在寿山上再现昔日《石破天惊》的传奇,寄情山水又创作于山水之间,创作一件巨型的《石破天惊》,让来往的游客在寿山领略寿山石雕艺术的风采,感受寿山独特的魅力,品味源远流长的寿山石文化。

标签: 潘惊石

国石之家

网站声明:国石之家是专业的国石收藏问答专业门户网站,致力打造各种寿山石、青田石、鸡血石、老挝石、等玉石领域免费交流,服务于国石爱好者!本站内容来源于原创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转载本站内容请保留相关的版权信息。我们期待相关商家及媒体合作者的来电洽谈。

百度地图 网站地图 网站导航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网站备案:

 闽ICP备2022009091号

法律顾问:王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