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查慎行有诗云:“深埋土内久成骨,亦如虎魄结自千年松。想当欲出未出时,其气贯斗如烟虹。”千百万年来,晶莹脂润的寿山石静静的躺在福州的水田下、藏在幽静的深山里,蓄势待发,待到一朝被发现,伴在君王侧。

第一块寿山石在何时被何人如何发现,我们已无从知晓。历史的车轮滚滚而前,见证着福州的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寿山石从南朝的墓葬品,到唐朝的佛造像,历经宋代雕刻,在元代成为印章石材,明清时期才终成为风靡文人的案头藏品。

寿山石矿洞据说在宋代就已经开始进行开采,在古代没有勘测设备,寿山石矿脉只能靠人力去寻找,那么古人是如何寻找矿脉的呢?
沿溪寻找
人们在寿山溪里找到田黄石的鹅卵石,认定其源头的高山必有矿脉。传说清初长乐县李哥化在溪里发现溪蛋石,遂花钱买下月洋山,嘱咐后代子孙:月洋山卖皮不卖骨。他断定在月洋山的山岩里必蕴藏有数量不菲的
寿山石矿。后来人们果然在月洋山开采到“寿山芙蓉石”。
在山上找独石
次火山岩经过风雨的剥蚀暴露在地表上,风化后崩裂粉碎,夹在岩石里的寿山石随着崩碎,滚落在坡地上。所以一旦发现有这样的石块,就表明在附近的山上有寿山石的矿脉。
由水线寻找矿脉
寿山村石农有句行话:无水者必无石。寿山石的形成是由岩浆充填岩石的裂缝,然后凝结而成的。岩石的裂缝虽经充填,仍有缝隙,地表水和地下水都通过这些缝隙泄漏,涓涓涌出地表。在寿山,有水就有矿脉;无水,则无矿脉。
从岩石上寻找脉线
发现岩石的缝隙有充填的寿山石脉线,可以顺着脉线挖凿。这是最准确的一种找矿方法。据说和尚洞便是这样挖凿出来的。